別阻礙了自發性能量
當我們突然想吃什麼東西、想去哪裡玩、想看什麼影片,對某個人很討厭,對某個人很喜歡,不想上班上學,突然想大笑或大罵……是不是心中常升起了另外一些批判的聲音?
「這樣太貪心了。」
「我怎麼那麼頹廢?」
「這樣很沒有責任感。」
「這樣很沒有氣質。」
……
即使這些批判的聲音出現,那些事你還是很想去做,但邊做又邊自責,做完之後還有罪惡感,但是下次仍然想持續去做。於是在「想做」跟「不該做」之間糾結衝突,你有沒有這些困擾?
這些從內在自然生起的動能,稱為生命的「自發性」。它來自於內在心靈的力量,是一種快樂的本能和創造的能力。只要不是犯法的事,我們都要跟隨內在的這個自發性能量去做事情,生命將會更美好。
但是,我們從小接受的道德教育或宗教教育,會非常反對這種自發性能量,認為這些是放縱、失控、被誘惑、不夠自律,甚至會批判為原慾、獸性。所以訂了很多道德規矩,設了很多宗教戒律來對抗這種「會失控的自發性」。
當我們經過努力教育,成功地打壓了這個自發性,還會被封上「成熟懂事」「好修養」「潔身自愛」的各種美名。但同時,人也變得不快樂,壓力沈重,然後開始生病。
看看天真可愛的孩子們——生氣了就叫,難過了就哭,開心的時候就又跳又笑,永遠充滿好奇心和充沛的活力。那是我們多想重新獲得的健康能量啊!但隨著年紀增長,大部分的人都沒有小時候那麼快樂,為甚麼?因為我們生命的自發性被成功地打壓了。
生命的自發性是一種正能量,它展現在幾個方面:
1. 生理功能的自發性
我們的呼吸、心跳、消化、神經傳導等身體正常功能的運作,都是自發性的。你不需要透過成熟的理智來主導你身體的正常運作,身體數十兆細胞的正常運作,也不是我們有限的理智可以掌控的。這生理的自發性功能的背後是多麼不可思議的智慧啊!
2. 情緒和想法的自發性
外在事件會引發我們內在的情緒,這也是自發性能量的展現。情緒會自然的起落,如果透過理性來調適是可以的,但若試圖控制或打壓情緒,這些被壓抑的情緒就會像洪水一樣爆發潰堤。許多身心疾病都源自於壓抑情緒,也就是阻礙了這股情緒的自然力量。
同樣地,我們會產生某些想法,也是一種自發性的展現,你無法控制自己心中冒出的想法,包括一些邪念或淫念。這些念頭會自然產生、停留、自然退散。如果強行壓抑這些念頭,反而會帶來心理壓力和疾病。
3. 身體自我療癒的自發性
從小到大,我們哪一次感冒沒有痊癒?哪一次受傷後傷口沒有癒合?哪一次心理的創傷到現在仍然和當時一樣嚴重?身體本來就擁有自我療癒的自發性。如果對身體療癒的自發性沒有信心,就會過度恐懼,反而讓身體更不健康,或因為過度依賴太大副作用的醫療方式,使身體的抵抗力更差。
4. 快樂與活力的自發性
如果我們的活力沒有被打壓,它會像湧泉一樣生生不息、源源不斷。我們可以從小孩子身上看到——只要沒有特意打壓孩子的熱情,他們每個人都是精力旺盛、笑口常開。年輕人追求事業時,每一個都充滿活力;陷入熱戀的人,每一個都洋溢著笑容。如果有在進行冥想或內觀修行,也能體會到從內在自然湧出的喜悅感。
5. 靈感創意的自發性
當我們放下各種限制與批判,在放鬆的情況下,常常會有很多靈感如天外飛來一筆。這正是人類歷史上各種發現與發明的由來,也是突破生命困境的創意來源。所以有時候,脫稿演出更精彩,插曲比主題曲好聽,變化比計畫更能實際解決問題,即興演出反而更加出色。因為自發性來自我們更深層更圓滿的意識,那是受限的理性邏輯所無法理解的。
6. 自我實現的自發性
只要沒有理性的打壓,每一個生命都會找到它的出路與活路。就像每一棵樹都能長大,每一朵花都能盛開,每一個人都可以順著天性自我實現。然而,我們的教育充滿太多的限制與規範,反而讓原本可以自我實現的生命,最終中途而廢。
7. 靈性圓滿的自發性
我們內在本來就具有佛性與神性,但這些卻被主流思想或宗教所否定,使我們離自己的本質越來越遠。
—
那麼,該如何活絡生命的自發性?
💗放鬆心情,看待所有發生的無常變化。
💗 開放態度,接納原本不能接受的事。
💗重視那些自然冒出的想法和情緒。
💗減少自我苛責,增加自我接納。
💗質疑任何打壓自己的權威,學會不太乖。
💗相信暫時的混亂,會帶來更大的秩序。
💗跟隨內在的動能,勇敢開創生活。
💗相信生命的自發性,會帶來美好人生。
不要一直看衰或打壓
心中常生起的熱情
這些熱情可能會讓你
振衰起敝 浴火重生
別否定內在那些
荒謬不切實際的想法
身體常因此活力充滿
生命常因它們而開展
祝福大家